春风十里,不如我在反排等你
摘要: 反排,苗语音译为“方白”意为高坡上的苗族村寨贵州反排村自然风光独特,民俗文化浓郁是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村寨之一反排全寨有四百多户人家,都是苗族。河流穿寨而过,映着木质结构的吊脚楼,四周群山环抱,置身其中 ...
反排,苗语音译为“方白” 意为高坡上的苗族村寨 贵州反排村 自然风光独特,民俗文化浓郁 是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村寨之一 反排全寨有四百多户人家,都是苗族。河流穿寨而过,映着木质结构的吊脚楼,四周群山环抱,置身其中,宛如梦境。 寨子里民族风情浓郁,做芦笙、唱情歌、跳木鼓舞等,无不体现出浓浓的苗家风情。 尤其是反排木鼓舞和反排多声部情歌,前者多次应邀前往北美、西欧等多国献艺;后者唱响中外,屡获大奖。 反排村因其深远的文化内涵,被文化部誉为“中国民间文化之乡”。 芦笙节 芦笙是一种和声乐器,传统曲调有舞曲、代歌曲、问讯曲、祭祀曲等,其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 苗族谚语说:“芦笙不响,五谷不长“,可见芦笙已成为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 芦笙制作技艺历来都是师傅亲手教授,无文字资料留存,技艺考究。 在反排传统的节庆日里,村民会站在寨门处迎接来客,必备的是拦门酒和吹芦笙。 苗女们排列环绕于芦笙队外起舞,佩戴银饰发出的声响与芦笙奏出的旋律共鸣,是最喜悦祥和的声音。 多声部情歌 苗族多声部民歌是一种原生态民歌,最为著名、难度也最大的是反排苗族大歌(即多声部情歌)。声线多回转,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节拍自由,曲调优美。 反排多声部情歌以口传心授的方式,通过无数代人的努力而保存下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们研究和揭示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规律提供了历史见证。 木鼓舞 木鼓舞源于苗族的“藏鼓节”,主要功能是祭祀祖先。特色是模仿虫、鸟、鱼、禽的动作,变化时动作粗犷豪迈、矫健敏捷、灵巧活泼。 木鼓舞有着千年的历史,用舞蹈承载着苗族迁徙与生产的记忆,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反排木鼓舞是苗族文化的活化石。1990年反排木鼓舞表演队到中南海演出,倍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青睐;后到英、美、加、意以及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被誉为“东方迪斯科”,驰名中外。 这么美的古村落 如果消失不见或未曾见过 将是莫大的遗憾吧 2013年5月,中国扶贫基金会与民生银行共同启动“美丽乡村——反排古村落保护行动”项目,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将反排村保护性建设成古村落人文旅游“圣地” 目前,反排木鼓民宿已经呈现在大众眼前 千年苗寨,尽享文化饕餮之旅 春风十里,不如我在反排等你 寻梦者的朝圣地 都市人的桃花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