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有山云如海,雨轻轻,日出现风景; 青山伴绿水,飞歌绕芦笙,苗岭处处展风光。 山涧有水瀑如银,雾轻轻,风飘山谷静; 古树横碧波,游鱼荡青萍,雷公山上去追寻。 山上有人寨如星,歌舞起,浊酒醉山门; 苗女舒七锦,铜鼓鸣古训,苗岭深处觅仙境。 摄/杨志勇 苗族圣山雷公山 “我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开始,便总是想到一个隐秘而很难以言述的词。 那个词大概能形容雷公山上云海的潮起潮落,能形容苗寨人家宁静和谐如世外桃源的生活,能形容那些一见钟情却长留心中的人们。 很多一瞬间的感触,寻根究底都是没有根源的,若要真的去深究这其中的根源,我想那就是因为——美。 纪伯伦说:“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发现美,其余一切都是等待的形式。” 这个地方,是经历了太多的等待才最终被我们发现的美。” - 《贵州画报》林雪婷 山,是一座城市的灵气 摄/陈沛亮 雷公山之美,美在云海之景。 雷公山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雷公山山体庞大,高耸入云,原始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山清水秀,四季清泉涓涓,瀑布相迭,深潭浅滩相映,动水静树奇石相立的山水画卷和变化万千、令人叹为观止的云雾蒸腾,冰雪皑皑,雾凇茫茫,晚霞多彩,佛光绚丽的动人画面。2001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批准为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 摄/吴兴权 当今人类保存最完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境地。 摄/上(杨光才)下(曾令强) “就在那四百里纵横,雾锁云吞的雪公山上,就在那四季幽深,山花烂漫的苗族古都——雷公坪,一个千年的故事在此盘恒。” - 《苗疆圣地》画册 人文厚重的雷公坪 摄/胡大俊 在雷公山主峰的北面,在海拔1850米的地方,古木参天的巍巍群山环抱着一块面积约400多亩的山间盆地。雷山的苗民称这里为“方薅”,意为“雷公居住的地方”。 这个位于群山之巅的宽缓山间盆地,清亮的溪水潺潺泪汨,终年长流,鱼、虾、蚌、蟹成群,时有大鲵游弋其间。四季草木幽深,山花烂漫柔风徐徐。盆地上水暖土肥,加之周围的山峰挡住了狂风,此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天气时晴时雨,时儿云雾弥漫,白茫茫一片;时儿风流云散,飞 鸟盘旋。 摄/未知名 在雷公山和雷公坪之间,沟溪纵横,沟溪中生长着一一群群石蚌活跃其中, 跳跃鸣唱。在民间里有这样的传说:在雷公坪生活的石蚌中,有一只活了一千多年的石蚌精,叫声特别明亮,直传天穹。 在一年的夏天, 雷公来往于雷公山雷公坪之间,呼风唤雨,不时以火镰撞击火石,射出一道道亮光。 石蚌看到雷公这样霸道,心中不服,于是向雷公挑衅:“雷公, 你有什么了不起,敢在两座山顶横行无忌?”雷公从来没有被谁冲撞过,今天是谁敢呼自己之名,敢骂自己的行为? 它低头一看,是只石蚌在那里叫唤,于是雷公毫不客气。两脚站在雷公山顶上,擂起大斧,向石蚌精一爷劈了下去。殊不知山高沟深,大斧劈不下去,却劈在雷公坪的山尖上,一斧把雷公坪劈成六瓣,飞到四周,中间却现出一个大坪坝。 于是古时人们把此坪叫“雷公劈”,但此名听起有些吓人,就把它改叫“雷公坪”了。 摄/李勋 清幽奇秀响水岩瀑布 摄/左(吴兴权)右(张弛) ■ ■■■■ 如果你一直在追求中庸生活,你到了雷山,看那些秀美的瀑流溪河,在动与静之间,你会找到一种完全的平衡。 你完全可以尖叫,无所顾忌。 你的惊叹并非张扬,你只是表达了你最诚挚的真情而已。 ——那些瀑流溪河从雷公山上跌落下来,比李白笔下的银河,不只是落九天,那种精彩更让你惊心动魄。 ——巨石横陈的山径, 怒放的映山红,山道的古树虬枝, 伴随谷沟里起伏跌宕的潺潺溪流, 会勾起你未曾熄灭至今还闪烁金色的童年记忆。 摄/李玉贵 雷公山半腰有一-处美丽的去处,那就是幽雅的一响水岩瀑布。 那120米的四级瀑布从海拔1400米的高处分级倾泻而下,“哗一哗”的瀑声,震荡山谷,地动山摇。 每级瀑布直泻深潭似银河降落,气势磅礴。高瀑下坠,溅起的水雾浪花,如遇上红日当空,便形成彩虹横空,气象万千;深潭白浪滚滚,碧波荡漾,蔚为壮观。 摄/龙圣勇 响水岩风景之幽,是不需要可以去追寻的,深处溪间,境界生凉,飞瀑响泉,云湿雾绕,不见花草,却耳鼻含香,难觅飞禽,却耳鸣鸟声。响水岩寻幽,那是一个让你陶醉的地方。 鸣谢:《雷山故事》、《苗疆圣地》画册、《贵州画报》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