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东南的大地上,有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村落,它距离震源县城有39公里,这里的居民都是侗族,大概有400户,2000多人,是中国最大的北侗大寨之一。它就是报京侗寨。 报京侗寨的四周都是青山,木质结构的房屋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疏密相间,布局完整。侗寨分为上、中、下三寨,上寨有水塔,中、下寨有两眼水蟛和水塘,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上寨与中寨之间东侧,有一座小山,经常有姑娘们集聚在此,她们一起绣花、唱歌,好不热闹。中寨一块古老的石碑。显示着寨子悠久的历史。寨的东、北、西三面,有一片古枫、翠柏,南面是白岩寨。在两个寨子之间,有一片松树林,四季常青,吸引了许多幼儿慕名前来观赏。 寨中的房屋都是木头制造而成的,保留了传统干栏式的风格和用途。它不仅外形精美,在用途上也别具一格。采用了“人住上,畜在下”的结构,既节省了土地和木料,又有效的防止了牲畜被偷盗,还可防潮避暑、防蛇御兽,这就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报京侗寨饮食习惯也各具特色。这里的居民十分喜爱糯性食物和酸味蔬菜。人人爱吃,家家会做。家家煮糯米饭、包糯米粑,走亲访友,红白喜事也离不开糯米饭、糯米粑。户户备有酸菜、酸汤和腌菜。每天上菜离不开酸菜,招待贵客更离不开酸汤腌菜。不少人家储藏有上100年的腌汤酸菜。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闹窜”,表现出了当地居民对酸味的喜爱程度。 报京侗寨,一个美丽而朴实的地方……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