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红袖苗族,巫泥八百户,中国最后古村落

2018-4-18 11:33| 发布者: 旅游指导| 查看: 1576| 评论: 0|来自: 大美黔东南

摘要: (苗语)翁内壹巴干、到萨如布薅;幺也拉磨漏,抓谷沃安闷.这句苗语民谣来自巫泥村。翻译过来意思是(巫泥八百户,舂米震天响!大田(形容巫泥)是铁帽,嫁到巫泥才终老)。(苗语)幺也幺阳汪,开想多阳洋,沃囧该 ...
(苗语)翁内壹巴干、到萨如布薅;幺也拉磨漏,抓谷沃安闷.这句苗语民谣来自巫泥村。翻译过来意思是(巫泥八百户,舂米震天响!大田(形容巫泥)是铁帽,嫁到巫泥才终老)。


(苗语)幺也幺阳汪,开想多阳洋,沃囧该南郊,沃囧该摆夺,再珍农囧嘚;翻译:巫泥大寨,开集市于中心,两条街南北、两条街东西,随便姑娘要什么。


上面两句民谣可以看出当年的污泥村是多么的兴盛。巫泥,很久以前是一块猎物集聚最多的山坳,杳无人烟,最早是两个猎人不经意时闯入此地,见其资源丰富,猎物颇多,景色宜人就留了下来,搭建草棚伴水而居,巫泥村总共有三个天成水潭,并且神奇的长在高地凸处,四面下坡,无水源、全天然积水,百年不干,听说是龙潭,常年全村的水牛都放到里面沐浴,还有众多的榉木围着水潭边上长,树枝弯下来时正好触到水面,如诗如画,后来由于村庄的建设,榉木逐步的被砍完了,不过,如今还有很多的其它树种围着村庄而立。每一棵都有百年的历史!


巫泥村历史悠久,这里有浪漫而神奇的民间传说,这里有千年古树林,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榉木,有难得一见的古大麻栗树及枫木树,有材质优良的杉木、松木。巫泥村有“苗族红绣第一村”之誉,苗族红绣服饰,堪称苗族文化七彩光环中绽放的一支奇葩,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神迷的图腾象征蕴含着深厚的苗族文化内涵和理念,具有极高的收藏和欣赏价值。该刺绣制作材料主要是用蝉丝线通过与各种民间艺术加工程序绣制在丝棉织红布上,以红色基调为底,以仙鹅为主要图案,配置苗族建筑艺术及自然花鸟草虫图形绣制而成,手工艺术精细,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苗族服饰文化艺术奇葩。


巫泥的发展事业,经过这两三年的投入,巫泥村已逐步脱贫,养殖和旅游业也逐渐成型,关注度也不断增加!村里的消防、路灯,全部完工,车站和体育场已经形成规划并实施中。还建起了村大门、凉亭,贡献极深,巫泥村获得了崭新的面貌。2018年春节,巫泥开创了红绣苗族首次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吸引来了众多媒体、外国游客!在百年古树下摆起了长桌宴。百位苗族姑娘盛装迎宾,芦笙嘹亮,声声动人!


巫泥村不仅是养心洗胃的地方,更是一处隔离外界喧嚷的好地方。巫泥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剑河县柳川镇北面25公里,坐落在一个山岭坳上,坐西朝东,海拔高度为945米,距县城30公里。如果你来贵州避暑,不妨来巫泥体验一回淳朴的农家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