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140天·决战脱贫攻坚】凯里市:深化村镇文明创建 助力脱贫攻坚战
摘要: 凯里市以文明村镇文明创建为重要载体,以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农村文明新风尚,着力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使群众思想道德素养和城乡文明程度得到普遍提高,全市农 ...
凯里市以文明村镇文明创建为重要载体,以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农村文明新风尚,着力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使群众思想道德素养和城乡文明程度得到普遍提高,全市农村呈现出环境改善明显、产业效应凸显、文明理念彰显的高质量发展势头,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示范创建活动常态化 凯里市充分发挥《全国文明村镇测评体系》的导向作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评选活动,结合凯里市《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的通知》,把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把文明创建与农村“智志双扶”相结合,推动创建活动融入村寨,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将创建过程作为强化村寨薄弱环节、提升村民文明素养水平的重要抓手。评选中,凯里市对成绩突出、社会公认、群众满意的村镇进行评选表彰,在村镇中广泛培植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先进,从而不断激励后进。不断拓展评选内涵,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最脏村寨评比,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及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等推荐评选活动,深化“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家风家训建设,推动形成良好道德风尚。目前,全市评选市级文明村36个,荣获全州文明村17个、全州文明乡镇5个,荣获全省文明乡镇2个、全省文明村4个、全国文明村1个(大风洞镇石板村)。 志愿者服务活动规范化 凯里市结合《凯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立“知行凯里·志愿黔行”凯里志愿服务总队,各帮扶单位结合工作职能建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三农志愿服务队等18支志愿服务队,深入村寨开展了“扶贫送健康”“卫生使者”在行动、“脱贫攻坚·志愿黔行”等志愿服务活动,帮扶干部以志愿者身份持续深入帮扶村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常生产、生活、提供志愿服务。积极发展壮大农村志愿者队伍,在各镇、村寨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以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为服务重点,做到亲帮亲、友帮友、邻帮邻、户帮户,激励更多人积极践行志愿精神。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到8万余人,11个镇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立了志愿服务队,不断规范志愿服务工作台账,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凯里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城乡共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同步化 凯里市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农村精神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为契机,持续推进文明单位与各镇结对共建、文明单位结对贫困村“十个一”帮扶活动,积极打造农村精神文明共建示范点。紧紧围绕“自然环境生态美、村容寨貌特色美、产业发展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要求,全面启动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着力把全市农村打造成为生态环境好、特色凸显好、文化传承好、民生改善好、管理创新好的美丽乡村。目前,凯里市借鉴“合约食堂”经验,打造了三棵树镇平寨村、万潮镇笔架村、炉山镇海星村、龙场镇高榜坡村、开怀街道塘寨村和开怀村等6个示范点,启动了以全国文明村寨大风洞镇石板村为代表的首批42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农村精神文明示范村寨,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为凯里市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细化 凯里市结合“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加强全市各村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扭转贫困群众家中“脏、乱、差”现象,助力脱贫攻坚战。凯里市充分整合资源制定了《凯里市“创文巩卫”、“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考评工作方案》,对村镇人居环境实行每周一督查,每季一评比的末位黄牌督办的考评机制。采取每半月在市委常委会上播放一次《凯里市“创文巩卫”曝光情况通报》,对城乡环境卫生存在问题进行限期整改,跟踪回访,建立了常态化问责机制,切实解决农村乱倒垃圾、乱贴广告、乱搭建、乱设摊等“脏乱差”问题,特别是彻底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内外环境卫生,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体面貌。目前,全市15个镇(街道)172个村配备了398名“一村一保洁员”,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实现“村收集、镇(街道)转运、市处理”的常态化保洁, “厕所革命” 推进有力,农村“五改”深入推进,完成5300余栋农村房屋风貌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再焕新颜,以实干实绩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图片均为资料图 (时政凯里 潘胜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