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锦绣黔东南> 传统节日>内容

去看看天柱邦洞“四月八”一波牛的“故乡”

2018-4-25 09:30|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天柱县邦洞的四月八耕牛文化节要来啦2018年5月22日至24日(农历四月初八至初十)游行、文艺汇演、民歌大赛、篮球运动会等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呢 ~“四月花香,千古飘扬,八方歌手云聚歌场,万家起歌,全民齐唱,讴歌人 ...

天柱县邦洞的四月八耕牛文化节要来啦

2018年5月22日至24日

(农历四月初八至初十)

游行、文艺汇演、民歌大赛、篮球运动会等

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呢 ~

“四月花香,千古飘扬,八方歌手云聚歌场,万家起歌,全民齐唱,讴歌人间天堂!”

一首大合唱大侗歌,拉开了天柱县邦洞街道“四·八”民族节歌唱大赛,鞭炮、锣鼓、唢呐齐声伴奏,山欢、人乐,原生态之节点燃了高兴的圣火!

这是2017年农历四月初八的热闹往事,时间翻走了300多个日夜,2018年四月初八又向人们缓缓走来,那万人欢聚的民族歌节、牛节总是让人期盼。

耕牛节的故事

传说,混元初开,天生万物,犀牛和蛙牛喜欢游泳,水居。它们游历奇山异水,路过邦洞金凤山,见此处绿荫连绵,山脚有一深潭,清澈透明。犀、蛙二神甚是喜欢,于是在此停歇,朝日戏水斗角,切磋技艺。

一日,二神牛斗打翻江倒浪、震撼山岳,惊怒了沉睡在潭岸边的神狮,神狮凶狠,犀牛受惊吓,急忙腾云驾雾飞奔十万八千里之处,再也不敢回来。

蛙牛勇敢,与神狮对峙,两神斗了几百回合过后,神狮咬住了蛙牛的一条后腿,蛙牛挣脱中,用另一条腿猛踢神狮,神狮只得松口,蛙牛顺势又朝神狮上额猛踢一脚,把神狮的上额踢开了一个大窟窿,神狮惨痛,只好对蛙牛俯首称臣,后化作石头狮守护邦洞南大门。

千百年过去,狮子口上额被蛙牛踢破的窟窿永难愈合,深深的牛蹄印还留在石头上,至今仍清晰可见。


蛙牛腿负重伤,退到金凤山疗伤,潜心修道,终得正果位列仙班,司职天庭,专观星斗。久之,这座给它带来好运的山头让蛙牛有了情感,它把金凤山当成了故乡,成仙后便把金凤山托得高高的,离别山之时,把眼泪化作一个个“石蛙牛”留在山上,至使金凤山海拔达907.5米,成为天柱县境内离天最近的山峰之一。后来,人们在这里建了寺庙,千百年来香火不断。

一日,蛙牛仙见北斗群星之尾斗星偏位在坤,即报玉帝。玉帝和众仙细看,此乃北斗群星尾斗星座万年一轮自动偏移。玉帝一气之下,治犀牛仙误报天情,要以律重判。太白金星体察凡间民情归来奏请玉帝:凡间人类刀耕火种,朝不保夕生活艰难,力荐大力蛙牛仙下凡助耕。玉帝即判蛙牛仙下凡服苦役,为人类拉犁耕地。


玉帝的发落,蛙牛仙很满意,因为他厌倦枯燥的神仙生活,向往多姿多彩的凡间世界。它很高兴又回到了久别的邦洞,住在它曾经修炼的金凤山下的岩脚潭。每年春耕来临,它任劳任怨地为当地百姓耕田,老农们地它称为耕牛。

日复日,年复年,人与牛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玉帝见蛙牛在凡间勤勤恳恳,帮助凡人过上好日子,下旨蛙牛重返天庭。蛙牛谢绝了:我不是牛仙了,是凡牛了,是凡人的亲密朋友,我不愿与他们分开,要繁衍更多的耕牛来造福凡人。从此,牛留在了金凤山脚下。


传说,蛙牛留下来的这天正是人间农历四月初八,邦洞人便把四月初八作为牛的生日,并把每月农历“四”和“八” 的日子定为赶集日。凡逢每年四月初八,苗侗人民祭祀牛神,敬耕牛,爱耕牛,定下了众多规举:人放犁,牛脱轭,让牛休息,各家各户把牛栏修整打扫干净,给牛洗刷身体,焚香烧纸摆上贡品祭祀牛神。由家中长者牵牛绕贡品行走一圈,然后将蒸煮的糯米饭用芭蕉叶包裹喂食,用甜酒喂饮,之后全家站起来抚摸牛背,表示对牛的祝福。邦洞,牛文化浓厚。


后来,邦洞牛多了,要分到各地去春耕,一来二去,分牛演变为买卖耕牛,邦洞赶牛场诞生。渐渐地成为黔、湘、桂最大的耕牛交易市场。邦洞耕牛市场交易传承着尊重朋友,不“出卖”人类朋友——牛的美德,买卖耕牛者,讲价不让牛听到看到,以捏手方式在衣袖里捏、掐手指而谈定。

赶牛场天,往往天没亮, 湘黔边界上千牛客,上千头牛马挤满了牛市场,人们打着手电相牛,两手夹于腋下“捏价”,成交后当面点钱。谈价不出声,手藏腋下捏手指谈,一个手指为1000元,价格不同,捏法不同,两人握手即成交。

不会“捏价”的牛客要请会“捏价”的牛客帮忙,会“捏价”者成为职业。这一买卖计价习俗沿袭至今从没改变,成为侗苗族贸易的亮点,让更多的游客好奇。

一首侗歌唱了600年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黔、湘、桂边界上千村寨百姓集会唱歌,为牛祈福过生日,多时达三、四万人。

邦洞 “四月八”民族歌节来历,没有文字记载,但只要唱好、听一首老侗歌,便知晓岁月的轮回,歌的悠久。“洪武二年晒油坡,四月初八歌场落,入春时节活路多,借此机会来歇脚。”


歌场、歌声诞生于洪武二年,距今有620多年历史,地点在晒油坡,后几度变迁,侗歌又唱到:“侗歌年年唱,歌场团团转,八马坡,中学坡,洪家湾,年年聚会把歌说……。”

2008年,为方便各地村民赶歌场,在高寨、灯塔两村委提倡下,定址于高寨村登极坡,当年四月初八在此举办了邦洞等极坡第一届民歌会。2011年得各方支持,邦洞村民投资120万元在此建设了一座尚贤鼓楼,鼓楼16层,宝顶翘立,覆盖青瓦,六角凌空飞翔,雄伟壮观。高寨村登极坡上建起了风雨廊,半山腰建起10多个凉亭,侗寨赶歌场得到进一步改观,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娱乐。

如今,邦洞 “四月八”歌热闹、

人牛同欢庆丰收、唱幸福,

歌盛世更是一番乡村旅游新气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