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谢寨演绎的传统“情人节”
摘要: 众所周知,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又因为象征着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流传至今,所以这一天也被成为“东方情人节”。而今天我们带您走进贵州黔东南州剑河县盘溪镇一个偏僻的侗族村落——谢寨村,探 ...
众所周知,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又因为象征着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流传至今,所以这一天也被成为“东方情人节”。而今天我们带您走进贵州黔东南州剑河县盘溪镇一个偏僻的侗族村落——谢寨村,探访这个千年古寨遗存的古老的“情人节”。 宋朝末年就已经建寨的谢寨也叫"千户侗寨",清朝中叶鼎盛时期有近千户人家,曾经是北侗地区最大的侗寨之一,后因战乱匪乱多次被烧毁,村民纷纷外迁,现仅存百余户人家。千百年来,这个侗族村寨一直保留一个古老的习俗。 每逢“七夕”这天,村里外嫁的姑娘都要带丈夫回家,与家人团聚;在外读书务工的姑娘小伙也都回家,大家为的是过“七夕情人节”。他们来到村头,放下酒肉担子,小夫妻立即到村头风景林的夫妻树、情人树去许愿。 谢寨有棵夫妻树,不同品种的两棵树同根生,一棵是娇柔秀美的红豆杉,一棵是粗壮挺拔的鸡爪梨,两棵树同根生,相依相偎……夫妻树下许个愿,定能恩恩爱爱到永远,长长久久不分离。据说在夫妻树前许愿,能早生贵子,并且要男得男,要女得女,甚为灵验。 在距离夫妻树不远的地方有棵更神奇的树,叫“情人树”,这株“情人树”奇特在藤 缠树,树也缠藤,完全演绎了"世上只有藤缠树,人间哪有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的寓意。在这里许个愿,就会相爱相恋到永远,海枯石 烂不变心。 “七夕”这天,村里大姑娘小媳妇都要去捉鱼。侗家人捉鱼叫围鱼,那是一种非常有乐趣的围猎活动:把撮箕呈弧形摆好,人两边打水,把惊慌失措的鱼围进撮箕……水浑鱼肥,大多都是收获满满。 谢寨的小河里,有很多的"巴岩鱼",女人们用特制的渔具在河里捉巴岩鱼,叫"倒鱼",这种鱼非常愚笨,会主动往渔具里钻,很容易捕捞。 “七夕”这一天,谢寨的男人女人可以尽情撒野,他们组织很多活动,非常开心快乐。比如抢鸭子比赛,烤鱼比赛;男男女女在河里一起游泳戏水等等。 在水田里背媳妇比赛,也是谢寨“七夕情人节”的传统娱乐项目,男人可以把自己心仪的女人背起就跑,谁跑得快,说明这男人身强体壮,会讨得姑娘的欢心。 “情人节”里,有一样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摆"夜宴"。"夜宴"本是侗家人结婚时在堂屋摆的筵席,男方亲朋和女方送亲的人互相恭贺,一起唱歌喝酒。 舅家把姑妈挑来的酒菜和果品摆上夜筵,全村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喝酒唱歌。歌唱的大多是吉祥恭贺的内容,也摆古叙旧,互诉衷肠。 谢寨的“七夕情人节”的夜宴筵席可不一般,他们把筵席摆在大操场上,150个姑爹姑妈对阵150个舅爹舅妈,一杯又一杯,一首又一首,你唱我喝,我唱你喝,喝酒唱歌直到天明。 在酒宴里,酒量在一公斤以上的男人会得到姑娘"高山流水"的敬酒待遇。这种敬酒绝对不是摆摆样子,男人要一口气喝完一壶酒,如果你喝不完,姑娘们会灌你喝完,就非常狼狈和丢脸;能一口气喝完,那就是姑娘们心中的英雄。据说,谢寨人首创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夜宴”。 原本藏在深山人不知的谢寨“七夕情人节”,如今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开始接待游客前来体验。 谢寨,情浓意也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