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少数民族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不断更替着历史的年轮…… 西江千户苗寨,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 距离县城36km, 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 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 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部落, 已有2000多年历史,由12个自然寨组成,1200多户6500余人。 在那里可聆听到鼓藏头, 话说苗族鼓藏节的神秘性, 从活路头那里了解到苗族今昔农业生产的变迁。 在那里还可观赏到每天定时表演的民俗节目, 一览苗族歌舞风情。 可去苗家乐品味长桌宴的风味, 品尝甜甜的米酒, 感受豪迈爽朗的苗族酒文化的魅力。 月明星闪之夜, 可到风雨桥去浪漫一回缠绵的情歌, 领略苗族青年千古绝唱的爱情…… 岜沙位于从江县丙妹镇, 距从江县城7.5公里处, 由老寨、宰戈新寨、王家寨、大榕坡新寨和宰庄等五个自然寨组成。 美食在这里随处可见,香猪、香鸭、香鸡、香牛、香腌鱼、香腌肉、香禾糯组成的“七香宴”是主打品牌,而油茶、牛羊瘪、壮族煨酒、水蕨菜等地道佳肴更是数不胜数。 她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千百年来, 这里的男子保留着长发束辫的习俗, 并常年腰挂鸟枪、葫芦、牛角、砍刀,肩扛火药枪; 女人则绾偏髻、插木梳,身着苗王方印图形三角裙。 自今仍然保持着两千年前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 着装依旧是强烈的自制原始色彩和织布, 镰刀剃头是当地人修剪头发的方式。 青年男女常常以荡秋千的方式寻求另一半, 有一个固定的节日“努牙会”,即“吃新节”, 是专为村里青年男女荡秋千、寻意中人的节日。 在凌空飞舞的秋千上,哪对男女秋千荡得最久, 说明最情投意合,荡到情深处,互向对方示意。 她被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和“生态博物馆”, 岜沙苗寨人眼中,人是大自然的子孙,人的一切都是树给的, 丛林深处的岜沙随处可见茂密森林与参天大树, 祭拜古树是传承已久的古老风俗。 七星侗寨位于从江县,由美食侗寨—銮里、斗牛侗寨—银良、水磨侗寨—平求、巧手侗寨—高增、相思侗寨—岜扒、先知侗寨—占里、大歌侗寨—小黄等七个各具风格的侗族村寨组成。 七星侗寨虽然都是自然的侗族村落,与其他村寨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但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相距不远的七个侗寨却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韵 七个侗族村寨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高空俯瞰,村寨布局几乎与天上的北斗七星一致, 因此被形象地称之为“七星侗寨” 侗族大歌是这里的标志, 尤以小黄为杰出代表, 这里是音乐的天堂,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 侗族大歌让小黄名满天下,小黄把大歌唱遍全球 这里还有“神秘的人口生育文化”—占里侗寨, 有“神奇的洗浴文化”—瑶族药浴,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被誉为“养心慧地、民族原乡” 走过鼓楼,穿越风雨桥,美在这里随遇而安,沉淀岁月的痕迹,追逐历史的脚步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1000余户,6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 寨子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她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 她把黔东南古朴神秘的边寨风光与青山秀谷融为一体,被摄友评选的“六大摄影天堂”,也被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为全球“返扑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 神奇的肇兴侗族可与丽江媲美,也敢和湘西凤凰古城比拟,她有现代古都的流光溢彩,还有历史变迁的人文风情,融合了黔东南多情浪漫的少数民族特色。跟其他地区比起来,肇兴的商业性质不浓,居民有着自己的日常生活,自耕自织,仍然穿着自染自织的民族服饰,丝毫不理会身边的背包客们好奇的目光和咔嚓咔嚓的快门声。 国内规模最大的侗寨鼓楼建筑群落坐落于该地,侗族建筑布局巧妙,花桥、鼓楼、溪流、吊脚楼相间,只要置身其中,必驻足长留。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是贵州唯一的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黔东南由于历史及地域原因,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原生民族人文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各民族原生的文化种类繁多,精彩纷呈,尤以苗族和侗族丰富多彩的原生民族文化令人自豪和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