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施洞苗族银饰

2018-5-10 11:46| 发布者: 旅游指导| 查看: 1210|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在台江姊妹节上,几乎每个妇女的手上都戴有银手镯、银戒指,有的甚至一只手就戴了两、三只银手镯、三、四只银戒指,这与汉族在手镯、戒指的戴法禁忌上大不一样。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诸多的民族所青睐 ...

在台江姊妹节上,几乎每个妇女的手上都戴有银手镯、银戒指,有的甚至一只手就戴了两、三只银手镯、三、四只银戒指,这与汉族在手镯、戒指的戴法禁忌上大不一样。

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诸多的民族所青睐,然而,没有哪个民族能把银饰文化演绎到台江苗族银饰那样的境界。台江苗族银饰,为民间艺人手工制作,主要采取镂,刻,锤,缠等基本制银技艺,银饰的图案和花纹,又因所居住的环境、生活习俗、服饰等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有银角、银冠、银花、银簪、银梳、插针、耳环、耳柱、耳坠等。

苗族银饰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征得苗族姊妹同意后,笔者用手惦量一下她们颈上戴的银锁链,非常沉,据说仅是那条链子,就值几千元钱。

苗族的图腾崇拜,是银饰的重要造型。在苗族古歌中,传唱是枫木生出了蝴蝶妈妈(即妹榜妹略),蝴蝶妈妈生下了十二个蛋,由鹊宇鸟孵化出苗族的祖先姜央和十二兄弟。这样,与苗族始祖有关的有四种图腾。水牛是苗族始祖姜央的兄弟。西江、施洞、排吊等地苗族的银角是牛角的图样造型。苗族很重视对胸颈部位的装饰,由此银项圈成为银饰中制作考究的一支。

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

由于苗族视银为避邪之物,生活在清水江流域的苗族有给儿童饰银的习俗。银饰通常钉在童帽上。传统的童帽饰造型多见狮、鱼、蝶等形象,还有受汉族文化影响的"福禄寿喜"、"长命富贵"等字样及"六宝"等,构思巧妙,造型别致。台江施洞有一种专为婴儿特制的银菩萨帽饰,一套九枚,件小,片薄,份量轻,适于不堪重负的婴幼儿佩戴。


这是在施洞姊妹节交易地摊上拍到的银饰,比起那些穿在身上,戴在头上手上的银饰来,这些就显得有点暗淡陈旧。摊主也是苗族妇女,她说这是老银,会越戴越亮。

作者:雷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