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是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一个县。这个县以少数民族居多尤其是苗族和侗族占绝大多数。同时,拥有多个少数民族自然村落。稍微对苗族和侗族了解点的网友都知道苗族人和侗族人都热情好客,同时在他们的聚集地都拥有一系列的活动。也因而施秉也享有“百节之县”的美誉。 施秉作为这样一个县城一定具有其特色,那么来过施秉决定与施秉的别具一格相遇的,现在就随我的脚步再来回顾一下吧;如果你没有来过的话,那也可以随我一睹施秉的风韵! 苗族的歌棒 如果你有幸加入苗家的酒宴里,在酒宴中你留意那些坐在长凳上、长桌旁唱酒歌的老人手中的这根小棒了吗。跟你说哟,这是一根“歌棒”哟,上面的每一笔每一划都包含着许多歌词,那些老人靠模着根棒来知道别人唱到哪里了,轮到自己唱时就随着歌棒上的刻符往下唱。听唱酒歌的老人说,要把这歌棒上的歌唱完至少要三天三夜哟!! 唱酒歌的老人们 以前总有人说苗族是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我觉得这种论断是不正确的。这歌棒上的刻符就是苗族的文字,只不过这个文字没有得到后续的发展,让它依然停留在文字的初期。对此,不知道您怎么看? 清水江的龙舟——子母独木龙舟 有来到过清水江看龙舟的朋友一点对这样的龙舟不陌生。这种龙舟是苗族独有,我们都知道龙舟节即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在这里百里告诉你哟,苗族的龙舟节可不是农历五月初五哟,而是五月二十五。在五月二十五那天,在清水江上就会看到这样的龙舟哟。这样的龙舟之所以叫子母独木龙舟是因为它由三棵巨木掏空制成独木舟拼凑而成。要完成这样一艘龙舟,从选树到下水至少需要三年以上。 高塘卯节 施秉有多处在农历的七月的第一个卯日前一天过卯节,其中施秉高塘的卯节最为历史悠久,最为有名,据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有在施秉高塘过过卯节的朋友就知道,在这一天全寨的人会早早的拿上渔具到寨中的公共鱼塘等候了。 在塘边等候的人 等候做完一系列的仪式后就开始下塘捕鱼,在塘中不分长幼不分尊卑,大家尽情的享受着自然馈赠,感受先人的生活节奏,释放疲惫心灵,寻找本真自我。 苗姑娘的收获 满满的收获 芦笙场上的歌舞 芦笙场,对苗族而言是及其重要的。因为苗族人喜欢吹芦笙这是众所周知的,没有芦笙场那哪能行呢!芦笙场除了是用来吹芦笙的,还是苗族男女约会定情的地方。在芦笙场上你如果相中了哪位姑娘或哪位小伙子,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上前去告白,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哟!因为苗族可是热情奔放的哟!!不知道你是否相约芦笙场过。 舞龙灯 去过施秉看过龙灯的朋友一点被施秉那充满男子气概的舞龙灯震撼了吧!施秉在每年的正月初九就开始舞龙灯,舞龙是在一串串的便炮中进行的哟,小编在看那些舞龙的时种是觉得挺疼的,不知道你身临其境时是否与我有同样的感受。 将军箭 将军箭,有到过施秉的朋友到山上去时,在山上的交叉路口注意到这东西了吗?这个可是一个指路牌哟。为什么会有这个东西呢,根据小编了解到的,那时一些人通过算命先生算命,算出命中有一劫需要通过帮助别人从而自己能够自己渡劫难,于是就有人在山上的岔路口上立这块碑了。当然,对于信马克思的小编我来说这是迷信,不过这种做好事,多多益善不是吗?这样的话,在施秉山上就不会迷路了,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