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黔东南新闻> 要闻>内容

天眼新闻:凯里市以文化塑造文明城市之魂

2020-8-6 15:19|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原作者: 陈丹|来自: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

摘要: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符号,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凯里市陆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和先进文化融入凯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塑造城市文 ...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符号,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凯里市陆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和先进文化融入凯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塑造城市文明,全力锻造“厚德载物,知行合一”的凯里精神。

“耍”起变脸术——戏曲文化进校园

 从京剧、川剧到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从经典剧目到民族歌曲,璀璨华丽的戏曲头面、活灵活现的脸谱容妆、鲜艳精致的华袍罗裳、精湛惟妙的唱念做打。前不久,凯里四中的师生们领略了一回戏曲文化的魅力,大开眼界。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凯里市在全市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各中小学校陆续将戏曲文化引入校园,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到我国戏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魅力,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

7月18日,凯里四中将戏曲演员请进校园,为全校师生带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戏曲精髓”戏曲活动专场演出,为广大师生献上一场丰盛的戏曲文化大餐。


 戏曲演员们不仅为师生们献上了精彩的经典名段演唱,还带同学们探索了戏前说戏、角色行当体验互动等多项内容。神奇的川剧变脸,更是赢得了孩子们一阵又一阵的惊叹,掌声不断。

据悉,凯里市开展“经典戏曲进校园”活动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了解戏曲,感受地方戏曲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绣”出金凤凰——民族文化国际化

“我的凤冠上面绣的是百鸟朝凤,看看绣得好不好?”凯里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传承人王金花捧出绣工一流、精美绝伦的帽子自豪地说。

 王金花是凯里市旁海镇水寨村人,从母亲那里传承了一手刺绣好技艺,精通堆花绣、平绣、打籽绣、马尾绣、纺绣、织绣等各种刺绣技法技艺。她还把富有民族特色的题材作为刺绣作品的主要内容来设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并多次获奖,被评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师。


 凭借着高超的刺绣技艺以及创新意识,王金花的刺绣作品深受海外游客喜爱,并以高价收购,作为艺术品收藏。中央电视台大型人文纪录片《传承》以王金花苗绣技艺为主题,拍摄了主题为《师徒》的纪录片,纪录片向全国电视观众展现了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凯里“苗绣”技艺和风格独特的凯里苗族服饰。


“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苗绣,也想把这门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如今,王金花投资开办了凯里市金花刺绣厂,一边招聘绣娘进行手工刺绣,一边招聘新人开展刺绣培训,许多年轻女孩都在这里学习了刺绣技艺,然后开始了自己的刺绣人生。

 在凯里,还有众多的“王金花”们,她们通过代代相传的民族手工技艺,把独具苗族特色的凯里文化带向全国和全世界。

 近年来,凯里市着力挖掘地域文化,通过举办民族节会、开展能工巧匠大赛、申报非遗文化传承人、保护传统村落等方式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不断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力将凯里市打造成为独具苗侗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

“绘”起农民画——农民成为“艺术家”

在凯里下司镇铜鼓村,有这样一群农民,他们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以当地苗族群众丰富的民间习俗作为表现主题,以变形夸张的表现手法,成功地把本地苗族中的剪纸、刺绣、蜡染等传统民间美术、造型手法作为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形成了独具民族文化内涵、富于艺术表现美感的铜鼓农民画,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铜鼓农民画充分顺应时代的发展,闯出了一条“以民族传统、民俗风情为养分,以现代生活为源泉”的创作之路,逐渐挤进了中国和世界艺术之林。


 该村先后有一千多件作品参加国内外各处画展,并在日本、法国、叙利亚、港台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参展作品屡获殊荣,其中获国际奖作品8件,国家奖26件,省级奖80多件,40多件作品由国家博物馆收藏,100多件作品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具有一定程度的国际影响力。部分农民画作者先后受邀到日本、北京等城市作过现场作画表演,被外宾和专家们称为“天才的画家”“了不起的民族艺术大师”,赞其作品是“民间奇花”。


 今年以来,凯里市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铜鼓农民画的可持续发展,从娃娃抓起,从小学抓起,积极开展“铜鼓画进校园”活动,开设铜鼓农民画培训班,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画作继承人,让铜鼓农民画代代相传,文化长存。目前,铜鼓农民画已长期入住国家3A级景区凯里经济开发区苗妹非遗博物馆展厅。

“唱”起民族戏——送戏下乡村民欢

为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推动民族经典文化传承,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凯里市积极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

 7月中旬,凯里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组织市文化馆及贵州飞歌文化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到万潮镇香炉山村、马田村,鸭塘街道清新村,开怀街道悦来堡村、开怀村、龙井村等村寨开展“弘扬民族文化·展现民族精华”戏曲进乡村文艺活动。


 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促进乡风文明为宣传主题,将戏曲、舞蹈、合唱、吹木叶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呈现在群众面前,这些极具苗族侗族特色的节目,完美地展现了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

 演出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传统艺术氛围,让乡村群众近距离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熏陶,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传入乡村,推动了乡风文明,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凯里市开展了系列文化下乡活动,演出队伍走村串寨,与山乡群众零距离接触,“戏曲进乡村”活动的开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专业院团的演出,让文化惠民工程真正成为群众的“暖心工程”。

“跳”起多彩舞—— 文化活动进社区

7月26日,在凯里市城西街道一小区,由社区举办的以“手牵手共创文明城市,心连心同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群众文艺展演”活动精彩开演。

开场舞是《高山流水串烧》,参演的小区居民穿着云彩花裙,翩翩起舞,随着音乐进行到《干一杯》,演员们“醉倒”在地,并来到舞台下为现场观众斟“酒”,点燃全场气氛。


 活动中,一支支队伍轮翻上场,演员们穿着各具特色的服装,在动人的音乐声中,踏着轻快的节奏“舞”动起来。舞姿或柔美婉约,或激情澎湃,或灵动飘逸,舞出了心中的喜悦,台下欢呼声和掌声此起彼伏。

 据悉,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凯里城区各小区近期陆续举行了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带动越来越多的市民投身到文明城市创建中,在全市形成了人人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浓厚氛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