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南 小 镇 · 镇 远 来往苗疆腹地与武陵山区的路途中 有一座古镇小城 可让你做一两日悠闲适意的盘桓 清幽的舞阳河,以 “S” 形穿城而过 将2000年的历史串起 北岸旧府城,南岸旧卫城, 傍山而建,远观颇似太极图 河渡码头、道观会馆、古桥古树、院落人家 就是一曲唱不尽、讲不完的乡歌 历 史 滇楚锁钥·黔东门户 · 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从夏到商,世居荆、梁二州的西南,称“荆蛮”,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 · 宋宝佑六年(公元 1258 年)十一月,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为镇远之名的开始。 · 这里自古就是水路要冲,占据着极有利的交通地理位置。明朝朱元璋兴师如黔,奢香夫人便在此献粮迎侯王师。 · 时至近代,洋务运动之风也曾刮到过镇远。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此开办了贵州最大近代企业 ---- 青溪铁厂 · 1956年设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为自治州首府;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古·民居 “邪门歪道”的风水讲究 · 镇远古民居既有江南庭院风貌,又有山地建筑布局。这种水乡与山峦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民居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歪门邪道”就是镇远的独有特色。 · 凡开在小巷道旁的各家大门绝不会与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决不与大厅正对,而是有意地将门的朝向转一个角度,斜斜地对着街道,即所谓“邪”(斜)道。老住户们说这“歪”与“斜”是遵从风水先生的说法:“以南为尊”以保富贵之相,兼而“财不露白”。久而久之,这里就形成了歪歪斜斜、依山傍水而建的“歪斜村落”,着实不适合强迫症光顾。 玩 山雄水秀·野趣横行 · 镇远古镇是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0余处,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俱高。 · 其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历史遗迹,泣诉着千年古镇的沧桑。 高过河 · 一个鲜为人知而又充满野趣神韵的旅游处女地。位于镇远北部羊场与尚寨乡的洞塘,西至大地乡路腊村境内。河流向西北蜿蜒11公里,落差200米,两岸森林密布、陡峭山崖、河谷深切,是天然的氧吧。更是夏日漂流的好地方。 舞阳河 · 以高峡平湖、瀑泉飞流、喀斯特为主体,山色水韵风光迷人。奇妙的三叠水、珠落玉盘直泻深潭;喊泉神灵有喊必应,呼之水出、止呼水隐;石峰形态逼真,鬼斧神工。整个景区一湾一画,一步一景。 青龙洞 · 青龙洞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与悬崖、古木、藤萝、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为一体,巧夺天工。既有临江远眺的吊脚楼,也有恬静幽邃的寺院禅台,有朗朗书声的学子院,更有锣鼓喧天的戏台,集天下山水楼阁荟萃为一方。 石屏山 · 位于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舞阳河东侧,属祁连山系。重岩叠障,雄伟险峻。东西绵延2.2公里,主峰海拔668.1米。北边的山峰像一个大屏风,竖立在山中。登上石屏山,古城的全景尽收眼底。 报京 · 中国北侗族最大寨,位于贵州镇远县城东南部37公里,聚集了松柏、极有、白岩、龙奔等十几个侗族村寨。由于自古交通闭塞,这里保留了较为古老的生活方式:有独特的侗语,独特的服饰和独特的侗族习俗。在这里可以体验到最古朴的生活味道。 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在镇远,要找吃的地方并不难。沿河大大小小的餐馆,夜间摆在水边的大排档,不想与它相遇都很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一定少不了鱼虾蚌蟹。但要说当地特色,却跟这些随地可见的河鲜不搭边。道菜扣肉、肠旺面、古城红酸汤这几样才是当地不可错过的地道美食。 陈年道菜 · 相传为镇远青龙洞中的道士所创,故称“道菜”,由于此菜储藏愈久,品质愈佳,味道愈美,因而又称“陈年道菜”。其实就是腌菜的一种,但因其制作方式特殊而显得别具一格,多以道菜扣肉的形式出现。 肠旺面 · 在贵州众多的小吃中,肠旺面以色、香、味“三绝”而著称,具有血嫩、面脆、辣香、汤鲜的风味和口感。“肠”即猪大肠,“旺”则是猪血,加上面条,三者相加便相得益彰。 “肠旺”更是“常旺”的谐音,寓意吉祥。 古城红酸汤 · 镇远红酸汤是苗族人民的传统食品,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闹蹿”是对苗族人民喜爱吃红酸汤的真实写照。 交通 贵阳-镇远:火车(3.5小时) 怀化-镇远:火车(2.5小时) 在镇远·一定要做的6件事 爬石屏山,登山难度不大,登顶后俯视整个古城会让你觉得再累都值得。 绕河一圈,一路有民居小院、河渡码头、青龙洞...... 去高过河漂流,体验一把惊险刺激 在古城的街巷中尽情迷路--不论是民居还是小吃,你会迷恋这样的迷路 自行车绕行铁溪 端午节的时候去看赛龙舟,体验一把传统端午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