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五河的武术之魂

2018-5-26 11:29| 发布者: 旅游指导| 查看: 1261|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五河村位于剑河县清水江畔,革东镇上游,距新县城约7公里,是革东镇境内定居较早的一个苗族村寨,也是黔东南苗族支系中一个较大的部落群。五河苗族武术主要流传于五河及下游的建新村。建新村位于五河村下游约两公里 ...

五河村位于剑河县清水江畔,革东镇上游,距新县城约7公里,是革东镇境内定居较早的一个苗族村寨,也是黔东南苗族支系中一个较大的部落群。

五河苗族武术主要流传于五河及下游的建新村。建新村位于五河村下游约两公里处,由五河村部分村民于1974年后陆续迁建而成。


五河至建新一带山明水秀,蜿蜒的江边时常停靠着些木质船只,洁净的沙滩上不时可以看到渔民晾晒的渔网。


早年,五河村人多田少,外出多行水路,且以划船谋生者众,因受尽外辱,遂盟习武自卫之心。清道光十三(1833)年至光绪 (1880-1897)年间,先民潘忠友等先后于湖南靖州、怀化、凉伞及黔东南的锦屏、茅坪等地拜师习武。后人在承袭先人传教的基础上,结合实战经验,发展演练成自成体系的五河苗族武术。清咸同、光绪年间,当地曾有数名武师出任当朝“协台副将”、“正五品武骑”、“六品顶戴”等职,声震一方。

五河武术以五合拳、五合棍著称。此外,当地习武者还通晓猫拳、鹰拳、地趟拳、少林拳、猴拳、少林棍、双截棍、三节棍、双井刀、双枪、重刀、单刀、单剑、双剑、顶子(判官笔)等。


逢节庆,村民常聚于清水江边的河滩上设擂比武。以“扎实、有力、矫健、熟络”标准评判高低。五河苗族武术发展至今,已由防卫、保护性质逐渐转化为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及表演项目。其套路与中华传统武术略有迥异,有较高的研究和实践价值。
稿件来源:剑河县新闻中心
作者:孙亚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