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古朴村落,茅贡寨头侗寨

2018-6-11 11:36| 发布者: 旅游指导| 查看: 1418|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寨头村历史悠久,地形山清水秀,水绕环抱,绿荫在林,古树参天,是一片美丽的沃土,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寨头村简介寨头村隶属茅贡乡,位于贵州黎平县茅贡乡东部,距县城32公里,距乡政府10公里,东与坝寨乡青寨村接壤 ...

寨头村历史悠久,地形山清水秀,水绕环抱,绿荫在林,古树参天,是一片美丽的沃土,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寨头村简介

寨头村隶属茅贡乡,位于贵州黎平县茅贡乡东部,距县城32公里,距乡政府10公里,东与坝寨乡青寨村接壤,东南与连洞村交界,南与本乡已炭、蚕洞两村相连,西与寨南村接址,形成西高东低的走向。
村驻地海拨645米,最高山只有900米(高年胖和己务山头),据寨头村2004年统计,居住人家为224户,人口1038人,全部都是少数民族,侗族。姓氏主要有吴杨两大姓,占全村96%,其它姓有谢、石、陆三个姓占4%,耕地面积为367亩。

境内河流较狭小,主要河流有:寨头河、国洞河、阳你溪三条主干,均属亮江上游,从西向东流,境内士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310毫米,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

大事记

早在禹贡时期属荆州地界,西南裔,春秋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唐以其地置播叙二州,分十洞,隶江竣节度使,后周时节度使、周行逢卒,叙州刺史钟存志,武土酋扬正岩据十洞,伪黎称微城二州刺史,五代属楚,置诚州,太平兴国二年,酋长杨通蕴归顺内,附遗弟要通宝来贡,故以杨通宝为诚州刺史,诚州即黎靖也。

元朝元世祖十六年1279年(己卯年),吴氏侗族三兄弟人家,天柱远口族,雄公后代,逃荒来到此地,距今七百三十八年(2017年)。
这里当时是一片高低不平的山坡地带,都是古老的原始森林,各种树木如人抱,古树参天(现今千年树尚存),进入山中不见天,到处都是一片林海,鸟语花香的境界,他们携带家小到此地,开垦荒地,砍树伐木,建立家园,成为寨头的开世基祖。

自洪武五年1371年,这里发展人家近30户,人口已是150余人,耕地以农为主,种植水稻、小米、高粱、玉米、红薯等,养殖业以养鱼、养牛、养猪、鸡、鸭、鹅之类等。


神奇的双胞胎

开基始祖原来住地,地名叫宰领(侗名),此地位置较小,在日常生活中,族人放养牛在现在的大寨住地,原是森林覆盖地,也是放牧的好地方,那时放牧都是放夜牛,日夜都放,结果母牛生来的牛犊都是双胞胎,这样族人又迁一部分人到大寨来住,后陆续搬迁完到此地。

时隔不久,因人口逐年增多,在日常生活中,在放养鸭子,待鸭子找吃到小寨住地(当时无人),地盘也开阔,视野较宽,像龙头转首朝上,呈回龙转首形,放养的鸭子,生下的蛋都有两个蛋黄,故一个蛋孵出两个小鸭子来,发展养殖业较好,结果又迁部分人家到现在的小寨居住。
因地形象是龙头转朝上,始改地名为宰头(侗名)寨子的头头的意思。这时居住的人家已发展到40户,人口达200多。


合姻

那时的婚姻都是从30里外的地方接亲,有民歌唱道“三十天路妇女家,担去的猪肉都生芽(生虫),兜去糯米饭,烂成了酒糟粑。”很不方便,因此,族老议事决定派人到榕江车江一带请来杨姓的人家来居住,便于结亲。

杨家来后,给他们划地盘、划山林。以杀领(现在大会堂)破开为界给杨家住。这样,从原来的单姓独居变成吴杨两姓居住。从此二姓结为亲家,和睦相处,相依为命,共建家园。


季节特色美食

农忙时节,烧鱼对侗家人来说,它既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又是一个好年景的象征,寓示着一个民族的团结、吉祥、丰收和喜庆。

烧鱼的地点一般会选在小河边,乡民把准备好的小木棍一端插进鱼的口腹,把另一端握在手上,架在炭火上烘烤,直到鱼鳞变成焦黄。

然后,人们捏着烧好的鱼头,剔下鱼肉,除去鱼刺,放到盆里,加上烧好的鲜辣椒、花椒、食盐、鱼腥草、生姜、葱蒜等作料拌匀。简单的美食味道却很独特,吃过后便叫人久久难忘。

金秋时节的山里人家,稻花飘香鱼儿肥美,也正是漂泊游子乡愁涌动的季节,这个国庆不妨带上家人,约上三五好友,走进美丽村寨,来个秋高气爽的新玩法,品鉴舌尖上的原生态美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