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朗德苗寨的岁月沧桑

2018-7-7 15:47| 发布者: 旅游指导| 查看: 1354|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苗族是一个不断被驱赶甚至被消灭的民族,但他们一直没有对信念和天主的放弃,自五千年前开始,爬山涉水,经历千难万苦,从中原逃到云贵高原和世界各地,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寻找故乡,用血养育古歌和神话,没有怨恨 ...

“苗族是一个不断被驱赶甚至被消灭的民族,但他们一直没有对信念和天主的放弃,自五千年前开始,爬山涉水,经历千难万苦,从中原逃到云贵高原和世界各地,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寻找故乡,用血养育古歌和神话,没有怨恨,把悬崖峭壁当做家园,梯田依山而建,信仰万物,崇拜自然,祀奉祖先,感谢仇人。”
     ——当代苗族青年作家、知名记者南往耶

郎德苗寨位于凯里市东南27公里的苗岭腹地,分上下两自然寨。对外开放的是上郎德,因此正规一点的叫法应该是“朗德上寨”。寨内苗民的服饰以长裙为特征,所以又称为“长裙苗”。

这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作为全国第一个民俗风情村寨游览地这里是有名有实:吊脚楼、芦笙堂、风雨桥一个都不少。

节日期间或旅行团来到时会有热情的迎客仪式和盛大的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等苗族歌舞表演。后来在各地兴起的“民族村”都是在它的启发下建立的。郎德上寨坐落在苗岭主峰雷公山麓的巴拉河上游,距黔东南州府凯里市27公里,距雷山县城17公里。
郎德上寨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茂林修竹衬托着古色古香的吊脚楼,蜿蜒的山路掩映在绿林青蔓中,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不时在旷野山间回荡。

寨前一条弯弯的河流宛如蛇龙悠然长卧,南面有松杉繁茂的“护寨山”,北面有杨大六桥---“风雨桥”横跨于河畔上。过桥可攀登养牛坡,还可观赏杨大六当年反清抗暴时筑起的碉堡和战壕。公元1855-1872年,清咸丰同治苗民反清,抗暴失败后,因这里是义军将领杨大六的大本营,清军征战了18年才将其平定。

寨内吊脚楼鳞次柿比。吊脚楼上装有“美人靠”供来客休息。“美人靠”平时又是姑娘们刺绣的好地方,具有独特的苗寨风格。村上的小路全以鹅卵石铺设,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寨子中央有一个大芦笙场,地面是用鹅卵石以仿古代铜鼓面十二道太阳光芒和飞奔的骏马,南上方还设有“杨大六文物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当年杨大六领导反清抗暴时的刀、叉、头 盔、铁炮等战斗武器。

薄雾萦绕中,寨子静静地依托在群山中,就象江南小家碧玉的妙龄少女,温柔、内秀,寨前清澈见底的小河,就象她轻舞的衣袖,河水静静地流淌,风过处,两三只小鸟在水面掠过;小河岸边,一架水车静静的屹立着,仿佛在诉说着这千年古寨遥远的往事。

在这里,岁月了无痕迹,所有的沧桑和风雨都不着边际,有的只是平淡、宽广、祥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