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远离尘嚣,守望自然,来看看贵州黔东南古寨

2019-3-16 10:26| 发布者: 旅游指导| 查看: 1077|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人为伍,的确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然而,仅仅以人为师,在恪守礼法的古代,也只能学个三纲五常,在物欲横流的现代,也只会学到更多的功利和欲望。与人相遇见欲,与自然相遇见心。在 ...

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人为伍,的确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然而,仅仅以人为师,在恪守礼法的古代,也只能学个三纲五常,在物欲横流的现代,也只会学到更多的功利和欲望。

与人相遇见欲,与自然相遇见心。

在远离大自然的社会里,在看不到人外山,人外天的滚滚红尘中,红砖绿瓦教会我们的只会是莺歌燕舞,钢筋水泥教会我们的只会是功利世俗。当我们走不出人群的漩涡,注定跌进欲望纠葛。而那些被时光遗忘、被自然哺育的古村落子民则在悠慢的岁月长河中明心见性、看破红尘。


远离尘嚣

守望自然

远离闹市,把家建在山林中、山环水绕,这是贵州黔东南人世代相袭的筑居方式。寨子的形貌依山势而建,中间高两边低,像一艘船,也像一棵大树。这里主要生活着苗侗布衣等少数民族,所取所用皆来自自然,用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族习俗与大自然衔接,通灵。

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是他们世世代代的生活哲学,故这里每一个村落的每一种建筑都无不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鼓楼

鼓楼,黔东南侗族人的标志性建筑,凡有侗寨的地方就一定有鼓楼。在这些没有高楼大厦的寨子里,鼓楼是视野的最高点。

凡有节日,鼓楼外面的场地上就会有接连不断的歌舞表演,寨子里的男女老少登上鼓楼,在观瞻歌舞的同时,自然也把周边的美景尽收眼中。于是,凡间的烟火气在山林草木、花鸟虫鱼的包围中剥去了聒噪和纷争,只剩下空灵明秀的一面。人们忘却烦恼,收获喜悦;忘却躁进,收获平和;忘却自私,收获博大。

鼓楼

一生要来一次这样的村落

黔东南著名的建筑除了鼓楼,还有几乎可与其齐名的风雨桥。

风雨桥

风雨桥既是传统交通建筑,又是休闲观景、听雨声鸟鸣、消食闲走的极佳场所。这里可是聚集了许多久负盛名的风雨桥,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桥壁上或雕或画有雄狮、蝙蝠、凤凰、麒麟等吉祥之物图案,形象诙谐洒脱,古香古色,栩栩如生,而当中很多题材来自自然山林,再经过画师的想象加工而成。

风雨桥壁画

当地居民生活在自然的怀抱中,又把得于自然的情趣变幻成文化艺术,风雨兼承,世代相传。于是,自然变成了文化,文化又成了当地的另外一道亮丽的风景。幸运的苗侗乡民在这些自然文化的熏陶下,又怎会感到空虚寂寞?难怪三天一歌舞,十天一摆宴,生活赛神仙!

寨门虽然没有鼓楼和风雨桥那么出名,却也是不可忽视的美景。寨门是寨子给人的第一印象,你若来寨子参观旅游,首先要经过他们的寨门,所以每个寨门他们都精心修建,在展示他们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的同时,也向外来的客人表达了他们的热情好客。

寨门

被时光遗忘的村落

凉亭、吊脚楼、井亭、晾天架、萨殿这些建筑形式也像一颗颗造型各异,精巧美丽的宝珠一样镶嵌在寨子里各个不同的位置上。每种都采用对外开放的形式,绝不闭塞,可以随时随地察四季之变,看秀水青山。

禾晾架


黔东南每栋建筑的材料乃至灵感都来源于自然,他们在大自然的教化下,继承幽雅、博大,也保持淳朴、自然和真实的味道。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世界如何变幻,他们却风雨不动安如山,真善美的品质也始终不变。

凉亭


(来源:雷山快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