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黔东南攻略> 自然风景>内容

丹寨石桥小镇见闻|七夕节,寻访丹寨石桥镇

2018-8-18 16:23|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原作者: 杨明 |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今天是公历2018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七),也是“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虽然凄美,但人们一直把其视为千古绝美的爱情经典。丹寨县南皋乡石桥苗寨对牛郎织女的情缘赋予了浪漫与现实完美 ...

今天是公历2018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七),也是“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虽然凄美,但人们一直把其视为千古绝美的爱情经典。丹寨县南皋乡石桥苗寨对牛郎织女的情缘赋予了浪漫与现实完美结合的爱情故事。

8月16日,也就是“七夕”的前一天,天空下了一阵小雨,青山泛绿、稻谷飘香、河水流蓝……一切都有一种清新之味,记者从凯里出发,一路凉风,一路绿野,只能用一颗字形容,那就是“爽"!走云谷田园,转舟溪、上青曼、过情郎,高低错迭的凯里至丹寨高速公路石桥大桥穿云破雾,飞架石桥河峡谷两岸,与川洞天生桥相映,浑然一体,十分壮观!推开"丹寨石桥小镇″牌坊的大门,便进入了石桥境地。路向下拐了五道拐,车辆盘旋而下。道路虽然不宽敞,但路面却不错,乘车仿佛左右自然滑行于水面上,挺有回旋、飘逸之感!放眼望去,湛蓝的河水边静谧地坐落着一片规则的苗家木楼建筑。跨过石桥河往左约半里许,便是今要造访的石桥小镇,其实就是石桥苗寨。这里两条平行的约二百米的“袖珍小街”:一条是过境的乡镇公路,也有人家摆摊设店;一条是纸街,即石板步行街,小型的造纸作坊、铺子大都集中于此。

这里看像边远,但村委会办公楼门前的停车场已放满了车,我只好借停于一农家乐的院坝中,老板娘很客气,允许了我的请求。下车后,我才好好端详石桥苗寨的大致模样:人家户分别集居在两条岭岗和岭岗之间的一个山包上,犹如“天鹅蜉蛋”,很有意思!河水在门前来回环绕,在一风雨桥下留连,逗留出三处河塘,旋浪出三个沙滩。一群狮头鹅在水中漫游,一群麻鸭在河戏水,若人能有一身羽毛该多好,不怕洪峰激流,不惧水大水深。我跑到对岸,欲览石桥全貌,由于树森草茂,只县是“捕捉”到石桥的一点边角,不过“一角探秋秋更深,秋色戏水水尤蓝!”

何故要取名石桥,石桥人有凭有据。我顺着石桥人指点,逆流而上,只见一条清清潺潺的河水甚为诱人。千条涓涓细流汇集成河流,绕过箥箕寨,穿通一座天生的石桥,弯弯绕绕向北流出,汇入滔滔清水江。这座天然石桥其实是东北伸向西南峡谷的一条石山脉,由于水流长期冲击、洗刷,将石山脉凿穿见光,形成天然石桥,方便人畜过往,免受洪水之害。现在石桥藤蔓挂满,桥上垦田耕土,稻谷沉甸甸,包谷金黄黄,真是“过桥不知晓,稻田底下是天桥”!笔者想要探过究竟,直奔桥下。桥下已有两位垂钓者,抛饵插杆,等待着“愿者上钩”。

我涉入笼子边瞧了一下,已钓得几条小白条鱼、小蛇花鱼。我看桥下河水湛蓝湛蓝的,随口说,“这里水深,可能有鲤鱼呢!”一位戴眼镜的年轻人迅速回答说,“就是瞄准鲤鱼来的。但今天有些凉快,没见鱼吃钩子”。的确,看看水面的飘子,没见动一点点。"耐心等一等,鲤鱼会吃钩的。”我只有安慰他一通。小伙子送来了甜蜜的微笑!


在桥下,我选择多个角度拍照,但不敢涉入深水,怕梭进深水域,一看就是锅底滩,小心为好!不过,也从桥下拍得了几张“推窗望月”的照片。细细观察,天生桥是一层一层的石纹岩石直接拱成,条纹清清楚楚,岩石坚坚实实,过百吨的车辆都没问题。这里的条纹石发育很好,并且条纹石丰富,沿河两岸层层叠叠的条纹石就犹似飘带起舞,舞动了十里石桥河,窥探到地层运动的优美舞姿,窥视到山脉起伏和走势;要想摸清大山之筋脉,要想目睹大地舞动的奇观,请君到石桥来,将会让君如愿以偿!天生桥又如“象鼻饮水”,与千层万叠的大岩岩壁相对,形成了"大象照镜”的景观,活灵活现!


莫小看这片大岩壁,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朮的鼻祖之一蔡伦"魂归石桥",苗家还将其竖像供奉于此,并且香烟不息!据考察,石桥苗家古法造纸就是唐朝蔡伦造纸术的遗存。然而,石桥苗家则另有一种说法。古时,石桥一苗家牛郎放牧于河畔,顽皮精灵的织女云游凡间,在美丽石桥河边与牛郎相识,彼此极为投缘,俩人不顾天规凡俗,建屋河岸之南,男耕女织养家,和和睦睦,互敬互爱,其乐融融!此事被天帝发现,动怒天庭,捉其织女返回天问罪。天帝也算有一丝仁慈,最后裁定:每年"七夕",允许织女与牛相见于天桥,但只能隔桥相见,一人在桥南、一人在桥北。后来,这座天桥飘下凡间,就是现在的石桥。由于牛郎勤奋,每年“七夕”带家人与织女相见,汇报每年的收成。织女扯来白云化白纸,挥手五彩缤纷图画,教授牛郎造纸术、撒种够皮树种于石桥两岸,造福凡间。果然,苗家牛郎在被誉为“万卷书崖”的大岩脚下,借淙淙清泉水,造出了精美细腻的一张白纸,洁白如云,堆叠如山。皱纹层迭的大岩壁就是牛郎造的白纸演化而来。牛郎在思念织女时,画出一幅幅维妙维肖的织女画像,并且还用天然的花草树叶嵌在白纸中,拼成为一张张绝美的图画。


在纸街,记者见到正作坊里造纸的苗家人王邵祥,他正在自如地浪着纸浆,一张张地摊叠起来,等其滤水浆干后,将一张张纸撕开晾干,然后包装好通快递平台,寄往海内外。

王邵祥介绍,每天基本要浪五百张纸,每张纸卖8角钱,只是做不快,不愁销路。现在,他做的纸主要销到湖南,客户用于包装茶叶,很柔软透气,茶叶不易发霉、生虫。不过这种稍为粗糙一些。精致的白纸就不一样,价格就贵得多啦!
石桥村委会主任王成康介绍说,现在石桥有十七户造纸户,造纸这项非遗技艺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仅今年1一7月,预计就有三万人次到石桥旅游,旅游综合收入在一千万元以上。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杨明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