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秋以至,或许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是它

2018-9-27 10:42| 发布者: 旅游指导| 查看: 1017|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翠绿的枝桠,开始被大片的红黄覆盖。走在路上,一阵风吹过,会有纷纷的落叶,以及树枝摇动的声响,这正是秋天的美妙。不同于春的细雨绵绵,区别于夏的酷暑炎热,异同于冬的寒冷孤寂,秋总是热闹的。硕果丰收,秋叶遍 ...
翠绿的枝桠,开始被大片的红黄覆盖。走在路上,一阵风吹过,会有纷纷的落叶,以及树枝摇动的声响,这正是秋天的美妙。

不同于春的细雨绵绵,区别于夏的酷暑炎热,异同于冬的寒冷孤寂,秋总是热闹的。硕果丰收,秋叶遍地,大片的红染无不提醒着秋天的到来。
从衣柜里找出薄薄的外套,早上微凉的清风,让人不禁打了寒颤。翻开厚厚的日历,猛然发现,不久后就是秋分。早已经忘记了上一年的秋分是怎么过的,我打开窗户望向外面,天晴一如既往。
秋分,从以前到现在,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秋分秋分,日夜平分”
平日的长昼,让我差点就忘记了还有长夜的存在。 同春分一样,秋分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开始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
此时,人们都意识到了冷意,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不久之后,就是夜长昼短了吧。
秋分,南始入秋,为三候
一候 雷始收声
夏日的闷热,总渴望着一场雨的到来。而老天也总是不负所望,你走在夏日的街头,便一下子来了一场倾盆大雨。
这时,街上惊呼一片,人们匆匆忙忙拿着手中的东西挡住雨,并踏着雨滴跑到屋檐下。斜斜的屋檐,被大雨冲刷了多日堆积的尘埃,雨打着节拍,而累积的雨滴变成了一道道的水流,滑落掉地。
然而夏天的雨总是这般短暂,不一会儿,街上又开始了熙熙攘攘。刚刚阴暗的天空,此刻重新涂上了金黄的染料。仿佛这一场雨没有下过一样,宛如变脸般神奇,只有街上稀稀疏疏的脚印告诉着我这场雨曾经来过。
近日天气转凉,却也没有夏天那种说来就来的雨声,大概老天也像一个任性的小孩吧,又或许他知道秋分将至?
二候 蛰虫坯户
蛰(zhé)虫坯(pī)户一词,出自宋代楼钥的《十月十七日夜》中的“蛰虫坯户六经旬,掣电惊雷若莫春。震起昆虫千百亿,不知何处更容身。”若说有什么比人类对天气更敏感,那我想,这个殊荣非给昆虫不可。临近冬天,他们会储存粮食,准备冬眠或者是加固自己的巢穴。

或许是生存所迫吧,动物总会在逆境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也许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逆境中,总能找到出路,一步一步成为最好的自己。
三候 水始涸
青青绿绿的池塘渐渐干涸,连带嬉戏的小溪,水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减少。
平日热热闹闹的鱼塘,好像焉兮兮的。往日一圈又一圈的涟漪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久久才有的一声跳水声。

平日清澈见底的小溪,被泥土搅浑在一起,显得脏兮兮的,而池塘的周围,泥土的裂痕,张牙舞爪的与我对视。嗯,大概是表示自己的不满,然后等春天的到来吧。
翻开古书,才发觉古人是有过秋分的习惯的,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日。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这是古人传下来的智慧,虽然我们不知道,也不太相信这些,但是世间上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感恩,学会珍惜,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