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探索神秘西家人 领略石龙寨风情

2019-7-4 09:19| 发布者: 旅游指导| 查看: 1349| 评论: 0|来自: 秀美黔东南

摘要: 居住在凯里市龙场镇石龙寨西家自然村寨,位于香炉山对峙的高山上,距市中心十余公里,以水牛坡为主峰,姊妹山为干流,四面怀抱,古树成林,人居其中,具有“十龙归位”之称。近几年通过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公路进寨, ...
居住在凯里市龙场镇石龙寨西家自然村寨,位于香炉山对峙的高山上,距市中心十余公里,以水牛坡为主峰,姊妹山为干流,四面怀抱,古树成林,人居其中,具有“十龙归位”之称。近几年通过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公路进寨,供电并网,自来水进户,有线电视开通,沼气普及,停车(篮球)场水泥硬化,1.5米宽石板步行道环寨,利用石龙寨风景优美的自然条件和西家特殊文化,开办旅游项目。进几年西家人外出就业人员增多,文化层次提高,彩电、VCD、电话等家电普及,交通工具迅速增加,经济收入稳步上升,卫生条件良好,寨容寨貌喜人,在石龙寨组长和广大党员的带领下,石龙寨西家人民群众的目标正向小康迈进。



凯里市的西家人现仅存七百五十多户、三千多人。目前,即是一个即将消失的民族,但至今他们还保留自己的语言、宗教和节日,以及生活习俗,以龙场石龙寨为重点的西家至今仍保持着西家服饰的工艺和装饰品。龙场镇石龙寨西家,共50多户200多人,这里的西家人民生活淳朴,热情好客,寨里风景秀丽,风情迷人,寨上有著名的“十大奇石”风景点,有一颗远近闻名的“会唱歌”的石头。西家不仅语言与其他民族不同,尤其是服饰更是别具一格。西家服饰集蜡染、刺绣、织锦、挑花和银饰为一体汇集了西家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她分为盛装、便装、生活装和童装。西家服饰不但独特,还有两个古老的传说。盛装头上包的三角形头帕,传说是西家人为了纪念江南西山美丽的故乡而遗传下来的,因为她们的故乡有三座山相互对峙,为了纪念家乡,就在妇女头上包成三个角。另外,盛装蜡染裙子的后面还钉有三颗四方形大印花。传说是在很久以前皇帝让背在西家人背上的印章,后来西家人为了劳动方便就取下来栓在妇女身上。西家人不仅有很多的传说,尤其是石龙寨西家这里,还有更多的奇山、奇石、美酒和迷人的风情,且石龙寨的风景和西家文化、古籍更让人流连忘
 
一 、水牛石

 在寨西南山顶,石呈《犀牛望月》状,头向东方,尾摆西方,20人坐其上稳如泰山,因其头向东,古代石龙寨的人才倍涌,有秀才、拨贡等。故历代西家人倍加保护。


                                      
古人曾著有诗:                
                               
                               奇怪生有水牛石,巍然屹立在牛坡;
                               就峰了望显威武,醒眼细察实在骄。
                               牛石生立在高峰,犀牛望月景相同;
                               天地作栏无牧放,如同青牛下九从。
 
原坪寨村支部书记罗道忠也著有诗一首以赞美高高在望的水牛石。
                                                  
                               石牛无踢观府州,神仙遗下几千秋;
                               狂风涤荡毛不动,细雨霏霏汗直流。                  
                               青草满地难下口,竹鞭硬打不回头;
                               牧童牵拉难牵动,天地作栏夜不收。

二、 姊妹石

 在石板寨北面山顶。因其石耸立相依如俩姊妹,而故名。传说姊妹石所在之山为女山,水牛石所在之山为男山,两山间凹地为石板寨大寨,山与山遥相呼应,说话能听,握手能连。欲要把语相问状,姊妹俩人又恐面羞,所以打着把伞(长在姊妹石处的大树),静观“男山”犀牛石。



                              天生一对姊妹石,借木撑伞姊妹坡;
                              石母背崽后观望,姊妹齐站多妖娆。
                              天生奇景姊妹石,撑伞比美送相思;
                              春风夏雨淋玉体,秋霜冬雪换银姿。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