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凯里市城市规划建设及风貌控制导则(四)
摘要: 编者按 近年来,凯里市十分注重城市规划及风貌管控,注重将民族文化、山地文化、自然风貌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城市中彰显出的浓郁民族风情使得凯里市成为全国辨识度最高的 ...
编者按 近年来,凯里市十分注重城市规划及风貌管控,注重将民族文化、山地文化、自然风貌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城市中彰显出的浓郁民族风情使得凯里市成为全国辨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并先后荣获“中国民族优秀建筑之乡”“中国生态魅力城市”“中国特色民族风情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为进一步凝聚全市齐抓共管,全民参与、全民支持的强大合力,着力抓好凯里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塑造管控好城市的整体风貌,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打造新时代宜居宜业宜游的“苗侗明珠·山水凯里”的城市品牌。凯里市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将陆续解读《凯里市城市规划建设及风貌控制导则》,切实为凯里市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有序推进城市规划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敬请关注! 第十一条 城市广场控制引导 11.1城市广场应重点聚集、弘扬凯里市的民族文化,应成为凯里市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文明的核心展示空间。应尊重民族习惯,满足凯里市民族文化活动、节事庆典的承办需求。 11.2城市广场导控对象包括市政广场、商业广场、交通集散广场、文化广场及社区广场。应在满足城市广场功能的前提下,按照导则风貌的分类,从广场的整体景观效果、形状、铺地、照明、核心标志物、景观小品、艺术雕塑、植被等内容分类进行导控。 11.3一类风貌(现代风貌)广场导控 整体景观应满足广场的功能,广场的定位、城市文化应以高度概括与提炼的方式将凯里市民族文化、传统图样、传统色彩、历史文化运用于铺地、核心标志物、景观小品等内容的设计。公共建筑物、构筑物等内容可选用新型材质与创新建造工艺。 11.4二类风貌(现代+传统风貌)广场导控 整体景观应满足广场的功能,广场的定位、城市文化应以简化、适度提炼、局部创新的方式将凯里市民族文化、传统图样、传统色彩、历史文化运用于铺地、核心标志物、景观小品等内容的设计。公共建筑物、构筑物等内容应在对传统精髓保留的基础上,对传统风貌、建造工艺、色彩、材质进行局部的提炼与突破。 11.5三类风貌(传统风貌)广场导控 整体景观应满足广场的功能,广场的定位、城市文化应以延续、仿制的方式将凯里市民族文化、传统图样、传统色彩、历史文化运用于铺地、核心标志物、景观小品等内容的设计。公共建筑物、构筑物等内容应采用传统建造工艺、材质、色彩,应注重文化在细节的运用。 第十二条 城市公园控制引导 12.1城市公园导控对象包括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及游园。 12.2在满足公园主题定位的前提下,按照导则风貌的分类,从公园的整体景观效果、植被、铺地、公共建筑物、构筑物、景观小品、艺术雕塑等内容分类进行导控。 12.2一类风貌(现代风貌)公园导控 整体景观应与公园的类别、定位、核心文化以高度提炼、概括、创新的方式相呼应。应体现简洁性与现代感。公共建筑物、构筑物等内容可选用新型材质与创新建造工艺。金泉湖公园、羊龙滩湿地公园以此类风貌建设为主。 12.3二类风貌(现代+传统风貌)公园导控 整体景观应与公园的类别、定位、核心文化以简化、适度提炼、局部创新的方式相呼应。应体现文化与时代融合性。公共建筑物、构筑物等内容应在对传统精髓保留的基础上,对传统风貌、建造工艺、色彩、材质进行局部的提炼与突破。苹果山公园、大阁山公园、城北滨河公园、罗汉山森林公园、香炉山森林公园以此类风貌为主。 12.4三类风貌(传统风貌)公园导控 整体景观应与公园的类别、定位、核心文化以延续、仿制的方式相呼应。应体现传统性与典型性。公共建筑物、构筑物等内容应采用传统建造工艺、材质、色彩,应注重文化在细节的运用。笔尖峰公园、两湖公园、乌山公园、鸭塘河郊野公园以此类公园风貌为主。 (来源:心动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