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黔东南好味道——麻江复兴灰拔豆腐
每个地方都该有一个被恋上的理由。那么麻江,被人恋上的理由一定离不开这种美食——灰拔豆腐 据悉,麻江复兴灰拔豆腐制作工艺,还曾被中央电视台播报过,它已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灰拔豆腐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美食呢?且听小编我慢慢道来~ 麻江县龙山镇复兴村生态好,水质佳,生产出来的豆腐以口感细嫩、豆香浓郁而小有名气,其中灰拔豆腐最为突出。 作为当地仫佬族的传统特色美食,灰拔豆腐以富含锌、硒元素的绿皮小黄豆、酸汤和多种中草药烧制而成的天然植物煅灰等为原料,采用传承400多年历史的仫佬族民间传统手工豆腐制作工艺及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灰拔豆腐最大的特色是豆腐经过草木灰秘制工序后,增强豆腐的碱性,可以维持人体酸碱平衡,帮助人体消化。 灰拔豆腐的取材特别讲究,用的是当地特产的优质大豆(黄豆)。 大豆经过浸泡,研磨和高温蒸浆后,去渣过滤,通过点酸等工艺将豆腐制作成型。而成型后的豆腐要在压榨定型后,还要经过一道最至关重要的灰拔环节。 成型的豆腐裹上一层用野生桐梓壳或酥麻秸秆烧成的草木灰,包裹在豆腐块上面,吸收豆腐水分、中和酸碱,之后洗净入油煎放置12小时。草木灰里含有中草药,可以帮助人体消化,美容养颜,还含有碱可以帮助人体维持酸碱平衡。 成品的灰拔豆腐豆香味浓郁,且带有特殊的植物和草木香。经过油炸后的灰拔豆腐颜色金黄,质地细嫩,口感酥软,味道俱佳,让人垂涎三尺。若烘干待用,久不变质。其名的由来是由于其操作过程始终不离灰,故名灰拔豆腐。 灰拔豆腐倍受当地民众喜爱,也许是因为鲜嫩的口感和草木清香味,它成了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品,它的烹调和普通豆腐相同,可以煎、炸、炒、煮,其质地细腻、香气浓郁、风味独特、口感极佳,是居家食用、宴席、馈赠之上品。 小贴士: 食前,用米汤或淘米水或30℃的温水浸泡1—2小时,换清水轻揉,洗净表面灰尘,食用方法较多,常用于煮食、火锅,炒食和凉拌,如炖鸡、炖猪蹄、炖排骨,放入灰拔豆腐稍煮一会,饱含鲜汤,鲜嫩馥郁。灰拔豆腐与蔬菜共煮,用油辣椒蘸食,另有风味。切成块、片、丝,杂以肉片丝配炒,更有鲜味。可切丝凉伴,是清凉可爽口的素食。 目前,麻江复兴灰拔豆腐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豆腐的销量也在不断攀升,灰拔豆腐制作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越来越被当地群众重视和保护,被广泛的传承。 麻江传统制作灰拔豆腐, 美味等你来品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