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单行道、渠化路口路段……治堵,凯里这样做
近日,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凯里市中心城区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凯里公安局交警大队采取了一系列治堵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优化交警勤务模式,全警上路 凯里主城区道路都较窄,路口较多,且路口相邻较近,早晚高峰期车流量大,容易造成区域性拥堵,为了保证道路畅通,缓解高峰期交通拥堵,凯里交警根据道路情况和凯里群众出行特点,制定了全新的执勤模式: 1、 优化交警执勤勤务模式,路面执勤交警每周实行三级勤务:星期一、星期五全天与星期天下午为一级勤务模式,路面警力全部上岗执勤;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为二级勤务模式,部分交警正常轮休一天;星期六全天、星期天上午为三级勤务模式,部分交警正常轮休一天。 2、 所有路面交警每人每周最多只能安排一天轮休,如遇到大型活动或者其他需要临时安保的情况将取消轮休,且轮休的警力只能在二级和三级勤务模式时间内,以确保凯里交通秩序和弥补警力不足的情况。 3、 在早晚高峰期时段(早:7:30—8:30;晚:17:30—18:30)要求全警上路,所有机关科室警力每天先到路面开展高峰期执勤(外勤),疏导交通,确保全城每一个易堵路段和路口都有交警执勤。 二 对全市斑马线和公交站台进行排查,优化斑马线和公交站台的设置 1、经过对全市的斑马线进行排查,目前凯里城区共有斑马线371条,有部分斑马线设置位置不合理、斑马线间距太短,经过现场调研,目前取消了环城西路、永乐路等5处设置不合理的斑马线,并在市畅通办的指导下,会同市政、街道等市相关职能部门再次排查了全市的斑马线,准备再取消和迁移12条设置不合理的斑马线,已经获批准,正在准备实施阶段。 2、取消和迁移了部分设置不合理的公交站台6处。具体为:环城西路城西派出所站(南向北)、加工厂站(北向南);迁移4处:环城西路公交客服中心站(北向南)下移30米、宁波路西站(东向西)下移50米、营盘东路石油公司站前移30米、红洲路路口站下移30米,有效解决因公交站台设置不合理造成的路口拥堵。 三 渠化路口路段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畅通办的协调指导下、市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目前凯里城区渠化了以下几个较为拥堵的路口: 1、 体育馆红绿灯路口 2、 棉纺厂红绿灯路口 3、 市税务局路口 4、 老卫校路口 5、 半山酒店路口 6、 北京西路永乐路路口(国贸) 四 设置部分单行道 根据凯里城区道路的实际情况,目前在凯里城区部分实在无法拓宽和改造的道路采取了限时单行的交通管理措施,缓解道路拥堵,打通消防通道。目前已经设置的限时单行道有: 1、 凯棉路 2、 东门街 3、 西门街 4、 牛场坝路 5、 永安路 五 加大违停治理力度 凯里城区的道路资源有限,单向没有超过3车道以上的道路,车辆乱停乱放是影响道路畅通的最大“元凶”,要想道路畅通,违停治理首当其冲。目前在凯里核心城区主干道设置了严管黄线道路,禁止任何车辆在以上道路临时或者长时间停靠,为出租车设置了专用上下客停车位,规范出租车上下客行为;加大城区各主干道违停抓拍的电子警察建设,争取做到无死角抓拍主干道违停车辆,同时加大路面警力巡逻管控力度,及时劝导和消除车辆违停行为,弥补电子警察抓拍漏洞,做到核心城区主干道“零违停”,确保道路畅通。 六 规范末端物流行业、渣土运输行业交通秩序 1、末端物流行业细分为四大类,分别是:送水行业、送气行业、快递行业和外卖行业;从事该四类行业的车辆分为:微型运输车、电动车(含两轮、三轮)、摩托车。凯里交警率先出击,针对末端物流行业车辆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同时制定了管理办法上报政府进行合法性审核。目前对在凯里从事末端物流运输的车辆采取备案审批制度,首先要在凯里交警部门申请备案审核相关车辆手续,合格后才能正常使用在凯里禁摩路段行驶。与末端物流行业企业建立联系制度,每个季度最低开一次联席会,并随时向企业通报车辆违法行为数据,下达整改通知。 2、核心城区所有道路禁止2吨以上货车通行,对于确需在城内运行的货车进行备案审批制度,加大货运车辆交通管理,尤其是渣土车。所有货车高峰期一律不得在城区道路行驶,采取监控和路巡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查处力度,确保执行效果,目前凯里城区早晚高峰期几乎看不见一辆渣土车通行,管理效果较好。 七 组建骑警队,打造快速反应交通管理铁军 目前凯里交警组建一支高素质交警铁骑队伍,完善组织保障和工作制度,配备精良装备,将所有交警铁骑队员遍布凯里大街小巷(骑警包路包片),利用骑警机动性强、反应快速等优势特点,加强铁骑在城区道路巡逻执勤力度,快速发现凯里城区各类交通事件(事故、堵车等),并且快速做出处置。例如简易交通事故的处置:在铁骑的工作制度下,力争做到“135”法则,即:“1分钟到达(事故现场)、3分钟处置(处置事故)、5分钟恢复(恢复交通)”,切实提高交通警察的见警率、管事率、履职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