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黔东南新闻> 要闻>内容

“27年了,我从来没想到过自己还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

2019-8-14 10:10| 发布者: 旅游指导| 评论: 0|来自: 心动930

摘要: 在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关节中心的办公室里,35岁的杨丢者拄着双拐踱步向前,将一面鲜红的锦旗交到了医护人员手里,上面赫然写着“真情帮扶、大爱无疆”八个金灿灿的大字,杨丢者情绪激动,眼眶湿润,连声道谢。谁 ...
在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关节中心的办公室里,35岁的杨丢者拄着双拐踱步向前,将一面鲜红的锦旗交到了医护人员手里,上面赫然写着“真情帮扶、大爱无疆”八个金灿灿的大字,杨丢者情绪激动,眼眶湿润,连声道谢。谁能想到,眼前这位拄拐的患者,两个月前差点因病终生瘫痪再也站不起来。


“第一次见到杨丢者是在门诊,当时看到他走路的步态就感觉有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左右摇摆的‘鸭步’,通过门诊照片检查发现他的双侧髖关节发育不良,双侧股骨颈骨折后严重向上移位达8cm,虽然能勉强行走,但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关节中心副主任杨鑫回忆到。


杨丢者是凯里市塘寨村村民,六月下旬他因双髋节疼痛难忍且伴有下肢麻木到市一医就诊,入院后经过专科及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双侧股骨头坏死、双侧股骨颈陈旧性骨折并高脱位、双侧髋臼发育不良。此例病情罕见,必须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不然病情继续恶化下去,将导致病人终身残疾,再也无法站立!

“我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和经济来源,瘫痪了父母怎么办!兄弟怎么办啊......”杨丢者说,自己是在8岁时因外伤导致双股骨颈骨折,当时就因为家里穷,没得到及时诊治,之后开始出现双侧髋部的疼痛且有明显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达27年之久。“我做梦都想把我的病治好,想马上做手术,但听到光是换骨头的材料费都高达20多万,整个人都傻在那里。”


20多万元的治疗费,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已经是不堪重负了,更何况是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不仅如此,此次手术难度极大,患者双侧髋关节旋转中心上移达8cm,且髋臼发育不良,双侧股骨头坏死,这在黔东南州都是首例。凯里市一医邀请了贵州省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们进行远程会诊,均建议转省级医院治疗, 但患者考虑到经济问题,坚持不转诊上级医院,而是在市一医进行手术治疗。


“这个病例比较棘手,我们立即与对口帮扶医院杭州市一医专家进行研究讨论,该院决定派骨科专家季成博士亲自坐镇我院指导完成此次高难度手术,并且我院领导得知该病人情况后,根据扶贫政策在医疗费用做了大幅度减免,科室医务人员也积极捐款为他解决生活困难。”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帮扶专家,现任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贺冠海说。

▲市一医骨科关节中心医护人员为杨丢者捐款

经过积极的充分的术前准备、评估、规划,7月25日,杨丢者被送入了手术室,在杭州专家团队和市一医主治医护团队的通力协作下,耗时近6个小时,克服重重难关,终于顺利完成了手术。


“27年了,我从来没想到过自己还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真心感谢你们,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谈起自己术后重生的经历,杨丢者忍不住流下眼泪。目前,他恢复良好,术后一周已扶拐下地,两周已经可以短距离行走了,他说自己康复后就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双腿挣钱了,一定要多学本事,勤劳致富,早日摆脱贫困户的“帽子”,不给国家再添负担。


据了解,此次手术也是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乃至整个黔东南州地区的首例,标志着该院脊柱关节外科诊疗技术实现了新跨越。近年来,在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号召下,一批又一批的杭州帮扶专家来到了凯里,一个又一个像杨丢者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中受益、重获健康,他们把杭州技术、杭州经验、杭州温度带到了凯里,也把对凯里人民的情谊留在了这里,两地的故事还在继续,两地的情谊也将涓涓流长。
(来源:心动930)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